1. 首页 > 宠物资讯

1亿只猫猫狗狗,冲刺收割3000亿

1亿只猫猫狗狗,冲刺收割3000亿

2023年,如果你没有被两只对话的猫吵到眼睛,那至少也会被“哈吉米之歌”洗脑过不止一遍两遍。

人们对宠物的喜爱,从社交媒体的病毒式传播中,可见一斑。越来越多的人从云吸猫、吸狗中,走向现实,开启养猫育狗的支线剧情。

《2023-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(以下简称“消费报告”)》显示,2020年、2021年、2022年,城镇(猫犬)消费市场规模分别到达2065亿元、2490亿元、2706亿元,呈高速发展态势。2023年虽增速放缓,但也到达了2793亿元的市场规模。

这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:宠物数量的扩增,养宠消费的提升。

消费报告显示,2023年宠物犬数量为5175万只,较2022年增长1.1%,宠物猫数量为6980万只,较2022年增长6.8%。与此同时,主打陪伴的宠物,已不是过去“给口饭就能活”的模样,有了更多“人的属性”。

“谁说人类不能生小猫”“996打工人,只为主子赚钱买罐头”“猫好人坏”“优衣库婴儿马甲,猫咪的新衣服”等热梗的出现,将宠物的“拟人”形象进一步夯实。小到吃穿用度,大到医疗、教育,几乎每一笔费用,都能在宠物消费市场找到对照。

爱企查数据显示,截止至2024年1月,全国宠物相关注册企业超过100万家,是5年前的5倍。

另据宠物家统计,2023年国内宠物行业融资33起,宠物家、南农动药,动保企业伟杰信生物获得过亿元融资。投资方中不乏L Catterton、金鼎资本、若羽臣、拙朴资本、兰生股份等身影。在这条由宠物牵起的消费主线上,已经站满了国内外、老中青品牌。

但市场不会无限膨胀,命运的拐点,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出现,甚至急转直下。2023年的低增速,为宠物消费敲响了第一记警钟。

2024年,告别高增长后,宠物消费赛道怎么走?是否还有空间,诞生新的“巨兽”?或者更悲观些,1亿只宠物的消费市场,是否只是一场金色迷梦?

充分必要条件的达成

暴发户般的生活可以肆无忌惮,但理性回归、钱袋紧缩后,只能精打细算。宠物消费的市场前景,与其是否是充分且必要消费,休戚相关。

从时间线上来看,2015年是这轮宠物消费热情的起点。

“2015年至2020年期间,可以明显感受到中国宠物行业的跃进,涌现了一大批的新品牌与新产品。”作为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宠物用品品牌之一的爱丽思,其宠物事业部门销售总监阎善晗将这个变化归因为国内人均GDP的提升与独居人群的增加。波奇宠物创始人兼CFO唐颖之深感认同。

事实也确实如此。过去那几年,A股与房价一飞冲天,互联网时不时传出年薪百万package消息。无数打工人将时间奉献于工作,坚信着“明天会更好”。

但人类终究不是AI,需要情感释放的窗口。在城市养宠人群中,青年是其中的主力。

多位宠物主表示,996的加班日常、漂泊无依的生存状态,让自己无暇也无心思花在社交之上,“别说社交聚餐,就连谈男女朋友的兴致都没有。但总会有寂寞、孤单的时候,养猫、养狗就是更经济的情感替代选项。”

出于情感动机饲养的宠物,在日常与宠物主交互的过程中,被赋予主人、孩子、室友等一个个亲昵的身份。五花八门的各类宠物用品,成为承接这份感情的具象化载体。

目前大众孰知的新锐宠物消费品牌,大多在这一阶段成立:Pidan(2015年)、阿飞和巴弟(2017年)、未卡(2017年)、CATLINK(2017年)、鲜朗(2017年)、网易严选宠物类目(现升级更名“网易天成”)(2017年)、凯锐思(2017年)、纯福(2018年)、诚实一口(2018年)、高爷家(2019年)……

2020年,新冠疫情的爆发,并未遏制宠物消费的上扬曲线,甚至还添了一股新的势能——猫经济。Aniben的创始人兼CEO马蒂亚斯·科赫不吝对宠物猫市场的肯定,在亚洲宠物食品论坛上直言:“亚洲市场迎来了猫的时代。”

醇粹创始人兼总经理姜云昊亦有同样感知:“从2019年到2023年,宠物狗市场的发展较为平稳,但猫市场有了非常快速的提升。它们不需要带出去散步,不需要太多空间,甚至也不会像狗一样大叫,对于疫情期间居家办公的年轻人群而言,是非常合适的宠物伴侣。”

一切向好,行业内充斥着拳拳野心。艾瑞咨询发布的《2023年中国宠物健康消费白皮书》显示,2021年,中国宠物家庭渗透率为17%,远低于美国的70%。这被不少媒体、企业解读为“中国宠物消费市场还有极高成长空间”的铁证。

增长空间有,但70%的高度,却是未必。中国与美国在经济基础、法律法规、社会保障、养宠认知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,直接对标有失偏颇。更为重要的是,2023年国内经济进入下行期,此前支撑宠物消费快速增长的动力失去1/2。

这也就带来了另一个问题,现在的宠物消费还是个好市场吗?

真实世界里并无灭霸,再多的响指也无法抹除一半生命。换句话说,即使没了新增宠物,那1亿多只活蹦乱跳的猫主子、狗儿子们还需要吃饭消费。这依旧是一个充满无限遐想的巨大市场。

“我们在复盘去年数据时发现,受宏观经济的影响,2023年宠物新增数量不及预期,不少人推迟了养宠计划。但若是说到弃养,比例还是很低的,毕竟宠物与主人间已形成了羁绊。”姜云昊说道。

此外,疫情3年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多思考,“比如部分企业会因为疫情的不确定性,减少盲目跟风,放慢推新步伐,往更精准的方向前进。”阎善晗口中更精准的方向,指的就是宠物的真正需求。

主动或被动,只要能生产出满足宠物真正需求的产品,企业就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。

渠道、营销、理念、供应链,什么都在变

什么样的需求,属于真正的需求?

网易天成负责人邱继超总结为:用户愿意为之买单的需求,是真需求。

一些公认的真需求,可以从消费结构中,窥见一二。消费报告显示,2023年食品市场仍是主要消费市场,市场份额为52.3%。主粮、零食相对稳定,营养品小幅上升。其次是医疗市场,市场份额为28.5%。

这与消费者的实际体感,相互印证。养了一只6岁西施犬的王女士,全年花在宠物身上的费用在3-4千,其中占大头的有1.5千的狗粮、1千的美容及8百的驱虫,“下班回家还会给嘎嘎(宠物狗)加餐,做狗饭,这部分费用并未包含在内。”

考虑到长期吃一种粮会产生厌烦情绪,王女士也会阶段性给宠物换粮。换粮时,大致会有以下几点考虑:

一是产品的网络口碑,包括狗粮成分是否天然、蛋白质含量是否高、是否添加诱食剂、品牌是否发生过舆情危机等;

二是产品的适口性与宣传功效的真实性,比如一些主打去泪痕、防软便的狗粮,王女士会给到半年尝新时间,如果不及预期则会果断换粮;

三是价格成本,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,低担心狗粮成分有问题,高经济负担不起。

这些想法吐露了大部分宠物主换粮的心声,也为2015年至今的宠物食品赛道,国产品牌崛起搏下了生存空间。

过去,国内宠物粮主要被国外品牌占据,包括皇家、普瑞纳、渴望、go!等,他们完成了市场的初级教育,让宠物主有了科学养宠概念。原料、成分、口碑等,成为宠物主的考核要素。“但高价的国外宠物粮,并非人人都能负担得起,国产粮崛起势在必行。”唐颖之告诉36氪。

当然,国产粮的发迹之路,是多因素重叠的结果:什么都能重做一遍的新零售,拓展了宠物产品的销售渠道,让网购成为消费者的日常;微博、小红书、微信、抖音等社交媒体一边强势输出科学化养宠思维,一边成为新品牌打投的天然战场;还有供应链能力的提升,直接带动产业的发展,为新品牌的诞生提供基础养料。

“2019年以前,线下是非常重要的市场。品牌线下铺货,宠物店/宠物医院向消费者推荐,消费者或现场或者通过电商渠道购买,最终完成消费闭环。这里有品牌的势能差存在。”

在姜云昊看来,疫情的出现,让不少宠物店难以为继,线下消费骤减。好处是,没了耗时费力且花费巨大的线下渠道需要铺设,反而专注于线上,新品牌的成长机会变得更多。

2023年11月12日,天猫双11宠物品牌销售榜发布,前20在列名单中,国产品牌占到13席,成为国产品牌追起的例证之一。

站在旧平衡破坏的尸骨之上,新的秩序开始建立。

国际品牌攥紧高端线、处方线,死守阵地;新锐品牌扯着新概念大旗,从中低端切入市场,步步紧逼、点点蚕食高端份额;食品、洗护、3C等赛道头部企业躬身入局,跨界掘金。

刚需市场的“卷”态竞争

需求越真,竞争越烈。

向内透视,“卷”成了宠物消费的常态化竞争模式。从包装、营销,到成分、功效,能卷的都在卷了。

“说到底,宠物消费赛道,抄袭和模仿的成本低,成功率还挺高。”高爷家合伙人兼品牌负责人大松举了个例子,2020年上半年,高爷家依靠益生菌猫粮奇袭市场,并一炮打响。但到了2021年,市面上不同品牌都推出了相似产品,价格仅高爷家的70%,“大部分消费分辨不了产品在原料、配方、菌种上的差异,但这恰恰是定价不同的原因。”

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网易天成。邱继超在走访考察各地工厂时,有工厂向其表达成功开发出来了0添加猫砂,“事实上,网易严选早1年前就推出了0添加猫砂。”

它们都指向同一个问题:供应链的高重叠性,让产品研发没了秘密。

想要挣脱出同质化竞争的泥淖,则至少需要两种能力:在食品安全上建立足够厚的铜墙铁壁;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创新竞争。

大松告诉36氪,宠物消费的门槛其实是在山腰上。新品牌入局容易,但如果没有过硬的产品实力,很容易在半年、1年后被市场“卷死”,留下一地鸡毛。

先说食品安全,这是全凭自驱的行为,亦是基础。

一则,受制于国内法律法规的不健全,宠物食品仍属于饲料类别。写在宠物粮背后的配料表,其真实性有待查证。

二则,即使配料完全一致,但因为加工工艺、生产环境、保存行为的不同,不同品牌的产品还是会存在较大差异,甚至唯一的相似度只在包装上。

三则,食品原料也是一大问题。目前,国内宠物食品原料归属于饲料原料目录,整体水准并未跟上人们对宠物食品的心理预期。

唐颖之向36氪表达,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信任感,建立在供应链提升的基础之上。想要在高端宠粮上对国外品牌发起进攻,信任能级必须越垒越高。

具体做法上,从源头入手,有企业选择自建养鸡场,直接供货;也有企业花大力气,从全国筛选原料供应商。进入加工环节时,品牌与大厂合作建立独立产线,或直接自建工厂,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自家产品的稳定性与安全性。

再说产品创新,这是对消费者用户需求的洞察。

网易天成推出的兔肉猫粮,高爷家推出的许翠花猫砂,都成了2023年的爆品。

“我们在考虑产品推新的时候,会在用户需求与产品成本上,找到平衡点,而不是一味满足。选择兔肉猫粮推新,一是品牌升级需求,想先同行一步切入稀有肉源;二是用户对兔肉猫粮呼声较高,经过研究,我们发现兔肉除了低脂外,还具有美毛功能,也符合用户需求。”邱继超说道。

至于猫砂,这同样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刚需市场。大松将许翠花跑出市场的原因归结为一个痛点的打透——解决猫砂粘底、不结团问题,“我们有时候说,猫砂是给人用的。用户用‘爽’了,就会对产品形成持续性购买。”

另外,与新锐品牌追速推新不同的是,成熟品牌更偏好稳扎稳打。

醇粹的产品周期,可以长达6、7年之久:一般不轻易推新;如果推新效果不佳,将及时止损;如果推新效果不错,则说明满足了一定的用户需求,即使后续需求量变低,也不会轻易淘汰,因为还会有存续客户购买。

当超预期的竞争给宠物消费撇去泡沫,依靠自力更生、自主研发,也就成为了必然趋势。

食品安全、产品创新,对于从业者而言,都极为重要。

站位决定行为

人类一大错觉:总以过去的增速,丈量未来的高度。

从2023年的行业现状推测,2024年,宠物消费将进入减速带,大部分企业将面临低增速、不增速,甚至减速的命运。但习惯高歌猛进的选手们,很难降低发展预期,一个新的难题随之出现:2024年,如何跑赢大盘?

因为所在的细分产业、发展阶段不同,品牌作出的选择也各不相同。

比如爱丽思所处的宠物用品赛道,与宠物粮、猫砂等赛道的激烈厮杀相比,算得上云淡风轻。多年以来,别家销售额起起伏伏,爱丽思则保持在稳定状态。

“爱丽思拥有强大的供应链能力,在中国就有10多个工厂。事实上,我们也有在考虑2024年扩大B端业务的规模。”阎善晗坦言,像爱丽思这样的大型跨国企业,入华时间长,线上四大渠道、线下渠道都铺设得比较完备,发展已进入瓶颈期,需要发展新的业务曲线。

醇粹的重点将放在食品加工的标准化体系建立,包括供应商合作、自建工厂等。“其实自建工厂是一个伪命题,如果只是为了好的产线和设备,与厂家合作就行。关键是,工厂需要强力的管理班底。这批人才没有现成的,需要自己去培养。”

对于诞生不过几年的网易天成、高爷家而言,做深比做广来得更有意义。宠物粮、猫砂是极大的高频刚需市场,每天涌入的新手不计其数,品牌需要花大量精力去维持现有优势、增加赢面。这与皇家“在一条路线(配方粮)做到极致,从而占领用户心智,取得高市占率”的崛起路径,有颇多相似之处。

熟面孔们尚且拼命,那留给新手们的机会还有多少?

“当宠物消费进入存量竞争的状态,新品牌们想要当黑马,跑出圈的几率也就越小。”唐颖之解释,宠物品牌在发展前期,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进行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。在经济紧缩的2024年,资本更愿意向获得一定用户认可和产品市场验证的成熟品牌倾斜。

强者恒强,品牌集中度提升的局面将成为接下来宠物消费的主旋律。

另外,非强者的赛道选手们,也不必提前悲观。

日本经济学界曾提出“猫咪经济学”一词,指不管经济多么困难,民众对猫及其相关产品的热情一直保持高涨,因此无论涉及哪个领域,只要商家用对猫咪,就能从中获益。

从这点来看,宠物消费是对抗大盘低迷、穿越下行周期的特殊存在。

毕竟,再苦也不能苦“孩子”。

本文由发布,不代表宠物部落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hongwubuluo.com/news/414.html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weixin888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